ORICO奥睿科Turbo S4 固态硬盘体验:国产T0级高速固态可以一战
最近两三年来存储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产长鑫、长江存储产能在滚雪球式的增长,已经实质上的冲击到了美韩厂商。
成果想必大家也有目共睹,目前市场上的存储产品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国产主战场,有了稳定且性价比高的存储芯片和颗粒之后,一众国产厂商也不约而同的加入战斗。
目前中低端产品基本上都是国产了,最近国产也从中低端市场“基本盘”出发,开始向高端旗舰级进军,市面上也有不少高性价比的产品出现。
比如存储类品牌ORICO奥睿科前也一直是中低端性价比产品,最近也新出上了一大摞M.2 SSD固态硬盘,其中也不乏4.0/5.0旗舰级性能产品。
早几天入手了一片ORICO奥睿科Turbo S4 固态硬盘,400元价位给到了7400MB/s的顶格读速,带墨烯+铜箔片专业级散热,联芸主控+长江存储TLC颗粒配置,性能与可靠性均不错,不失为玩家和影像创作者的性价比之选。
下面测试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开箱与设计
ORICO奥睿科S系列属于高速旗舰系列定位,这款是无马甲款,同系列还有待散热马甲的版本以及PS5专用马甲版本。
常规裸盘版本适合PC台式机和笔记本用户,自带散热贴片的设计对笔记本用户十分友好。
可以在笔记本狭小的空间内有效提供散热支持。
揭开散热贴可以看到存储颗粒和芯片,1TB版本采用的是单面颗粒,无背板散热压力。
存储颗粒:编号YMN0ATF1B1HPAD,经典的长江存储第三代颗粒 X3-9070 4Tb TLC颗粒,单粒512GB。
主控芯片:联芸MAXIO MAP1602A-F3C U, 是一颗PCIe 4.0 x4的HBM无缓存主控,支持NVMe 2.0协议,内置ARM 32-bit Cortex-R5 双核SoC,主频550MHz,TSMC 12nm制程制造。支持四通道,每通道支持4CE,共16CE。原生支持2400 MT/s的NAND,HMB (Host-Memory-Buffer)的大小设定4TB容量为40MB。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1TB版本的写入性能略有限制,2TB版本满颗粒才能发挥出6500MB/s的最高写入速度,不过游戏和创作需求基本上都是高度依赖读取性能,写入场景较少。
性能及散热测试
下面来看理论性能测试以及装机散热表现。
测试配置如上。
CrystalDiskInfo显示容量是足量的1024GB,支持NVME 2.0标准,我这张盘序列号还很靠前,出厂第470张。
CrystalDisk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简称CDM)是测试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次都可以选择。测试项目里分为,持续传输率测试,随机512KB传输率测试,随机4KB测试,随机4KB QD32(队列深度32)测试。
在CrystalDiskMark 1GB大小文件 5个循环的测试中时持续读写速度。
1T容量的读取7275.43MB/s,写入5132.86MB/s,表现正常,4K随机性能也不错,读取达到了旗舰级的水准。
ATTODiskBenchmark
ATTO磁盘基准测试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送速率检测工具,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64M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
测试文件大小设置为256MB,可以较好的反应日常实际体验。可以看到不同文件大小的读写速率没有突然掉速的情况。
实测读取在512KB文件大小时达到最高速度在6.9GB/s左右,写入在32KB时达到最高速度4.84GB/s左右,各档位表现正常。
PCMARK10存储基准测试
PCMark 10存储测试可以很好的体现日常系统和软件的使用情况,这些基准测试来自流行应用程序和常见任务的相关实际硬盘轨迹跟踪,可以全面反映现在最新存储设备的性能,包括Windows启动、应用程序/游戏启动、复制多个大文和许多小文件、Office和Adobe应用程序运作时的硬盘轨迹等。
这里使用我们比较常见的系统盘基准测试以及数据盘基准测试来看看日常表现。
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跑分3108分,带宽488.35MB/s,在PCMARK的统计信息中高于大部分PCIE4.0产品,旗舰级的性能无疑。
AIDA64全盘写入缓存测试
由于SSD无法通过软件显示出缓存信息,这里使用AIDA64的Disk Benchmark全盘写入测试来查看缓存容量以及缓存内外读写速度,大文件读写可以去掉缓存带来的加速,更反映真实值。
从全盘连续写入曲线中可以看到,缓存在330Gb左右,缓内速度4000-4200MB/s,缓外速度400MB/s附近。
采用SLC+HBM缓存加速方案下1TB能有330GB的缓存确实还不错,比市场同级产品表现略好,也十分接近DRAM方案性能,有很好的连续写入表现,搭配智能SLC缓存机制,可大幅提升固态硬盘读写和数据交互速度。
温控测试
SLC+HBM缓存加速方案有着低功耗+低温优势,同时发热量也与寿命息息相关,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实测了裸盘与标配马甲的温度表现对比。
裸盘:
待机温度50,满载64。
发热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实测也无掉速的情况,发热量确实不算大,不过在红外热像仪下可以看到芯片位置温度最高到了87.3,超过85裸盘有损坏风险,这里要注意,裸盘不适合长期使用。
散热贴:
待机温度50,满载60,
从红外热像仪下的温度分布情况来看,表现要比裸盘好很多,热点仅54.4,软件显示60应该是芯片内部有一点积热的问题,毕竟待机温度也略高。
日常系统软件游戏的使用散热贴即可,满负载也游刃有余,适合无马甲主板以及笔记本配置。
石墨烯+铜箔片+导热胶的三层散热配置确实有不错的表现,外加SLC+HBM无缓方案的低功耗低发热量,整体性能和温度表现都不错。
游戏与生产力软件测试体验
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3DMark存储基准测试(3DMark Storage Benchmark)是由UL Benchmarks开发的专业存储性能评估工具,专注于测试SSD、混合硬盘及HDD在真实游戏场景中的性能表现。通过模拟游戏加载、安装、录制等实际应用场景,为玩家和硬件爱好者提供直观的存储设备性能参考。
实测跑分3172分,带宽537.59平均,同样在3DMARK的统计信息显示高于平均值,不错的上机表现。
达芬奇19
生产力方面我主要用达芬奇19来处理视频。
尼康Z8拍摄的NRAW格式文件占用是非常大的,1秒24帧视频的4K 422 RAW视频接近1GB,没有高性能固态硬盘很难流畅剪辑预览。
实测N-RAW格式视频剪辑中预览丝般顺滑,非常适合专业级的影音创作需求。
总结
总的来说,ORICO奥睿科Turbo S4 固态硬盘实测表现不错,实测有着非常优秀的读写表现, 从游戏到影像生产力场景均可以胜任。
性能实测表现良好,SLC+HBM缓存加速方案功耗温度双低,兼顾速度,也有相对较大的缓存容量,除开全盘读写的场景,日常使用基本上不会遇到330GB缓外掉速的情景。
适合游戏玩家和创作者用在台式/笔记本/NUC迷你主机上,刚上市急于打开市场的奥睿科也没有太贵的价格,近期扩容升级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四百元价位7450MB/S!奥睿科 Turbo S4 固态硬盘飞起08-15 撩机思思聊数码
-
纯国产旗舰来袭,奥睿科Turbo S4 固态硬盘有点东西!08-15 高柳乱蝉
-
国产方案,高稳性能,奥睿科Turbo S4固态硬盘体验08-13 伟小闲
-
纯国产固态能行?奥睿科Turbo S4 测试08-13 More 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