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到了2019年的年底,这一年里陪伴我们的除了这飞逝的光阴,便是整个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即便说早在前几年就有人提出“手机行业同质化严重”的说法,但是对于各大厂商而言,原地踏步就等于没有进步。在这一年里大多数的手机厂商都将靶子对准了两个方向,一是继续耕耘全面屏解决方案,二是朝着拍照和影像创作方向发力。在这一年里不仅有国际一线品牌的强劲势头引领,若干国产品牌也丝毫没有妥协示弱的意思,比学赶超是业内的常态。凭借着技术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很多国产品牌也开始涉足国外市场,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
最近有幸在太平洋聚超值与一加联合推出的一加7T众测活动中成为一个幸运儿,在一加7T上市不久后拿到了这款手机的体验资格。一加果然不负我所望,拿到的体验机是冰际蓝配色的版本,也是我个人一直以来都比较心仪的配色。熟悉一加的小伙伴势必都比较清楚,一加的T系列和iPhone的S系列定位基本一致,肩负着承上启下、完善自我的双重使命,可以说透过7T能够映射出一加产品未来的设计方向。
开箱丨简约即是红
这代一加7T的包装可以说是一加近几年以来改变最大的一次,由之前极简的白色包装改为更具中国气息和一加品牌特色的红色,并将之前红色腰封上的Slogan集中到了包装盒盖上方,硕大的文字排列也让这部分内容看起来更加醒目。
盒子底部依旧是大面积红色铺垫,下方的铭牌记录有这台一加7T的技术参数、入网编码、制造商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在开箱之前对这台一加7T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很好的避免了电子产品在开箱后不予退货的尴尬。
上面是一张全家福,包含一加7T、清水保护套、电源适配器、Type C数据线、使用指南、三包凭证、一加笑脸取卡针以及一加贴纸,稍有不同的是这次的一加贴纸也由之前的塑料贴纸换成了纸质贴纸。
外观丨刚柔并济的颜值和手感
外观设计在一加的品牌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款产品的迭代,一加手机在外观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张老板曾经那句描述握持手感的经典台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愈发历久弥新。与上一代一加7相比,一加7T在外观方面也有些许改变,从直觉观感上来说就是回归了些许刚毅的感觉。
首先最为直观的就是屏幕尺寸的增加进而导致机身尺寸的进一步增大,一加7T的三围尺寸为160.94 x 74.44 x 8.13mm,机身重量较之前也有微小的提升,达到了190克。实际握持起来比友商粗粮九代要重一些,但比自家的一加7 Pro还是要轻盈不少。
其次是手机边框的四个R角有所收缩,圆弧过度的部分没有前几代产品那么明显,并且屏幕的四个圆角也适当的做了调整,在点亮屏幕观看的时候会感觉过度感更加紧凑,从而为整个产品带来了一丝硬朗的视觉感受。
将视线停留在一加7T的正面,由一整块6.55英寸的AMOLED屏幕覆盖,并且7T的屏幕比例也由之前的19.5:9调整为20:9,看起来会更加纤细修长。上左右三个边框保持一致,下边框考虑到屏幕封装还是要略宽一些,不过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同时在7T在屏幕盖板上仍旧采用了2.5D边缘的打磨工艺,没有积极跟进Pro系列产品的双曲面玻璃,我想这也是数字系列与Pro系列的差异化之一吧。
在全面屏解决方案上,一加7T依旧保持了水滴屏的设计,这也是目前业内比较主流和成熟的解决方案。水滴屏相比于刘海屏占用屏幕面积更少,屏占比会更高一些,不过与采用升降前摄结构的真全面屏相比自然还是有所妥协的。当然避免了前摄升降的机械结构,也会在在机身厚度、结构强度和防水防尘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一加7T配备了超线性双扬声器,将手机听筒设计为一个独立的扬声器,并且巧妙地隐藏在中框与屏幕顶部的衔接处,搭配黑色的网罩隐蔽性很强,几乎不会影响到前面板的视觉一体性。扬声器的网罩要比一加7 Pro更宽,占据了整个屏幕顶部宽度3/5以上,初步推断在音质方面的提升应该会比较明显,后续的音质环节会有进一步的测试。
每一代一加手机都会带来全新的配色,这也是加油们非常期待的一点。一加7T提供了冰际蓝和冰川银两种配色,比之前的星雾蓝和耀岩灰饱和度更低。我手上的这一款是冰际蓝配色,在色彩搭配上选用了深蓝到浅蓝的过渡处理,通过后盖上的特殊工艺处理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感觉,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
回归到手机背部,这次改变最大的就是摄像头的排列,此前居中的摄像头排布几乎已经成了一加身份的象征,而一加7T却将同样的三摄组合设计在一个圆形奥利奥当中,且为横向居中排列,闪光灯也被安排在中间一颗摄像头的正下方。摄像头凸起已经无可避免,但毕竟纵向排列能使凸起的部分较少,不知是出于手机内部结构堆叠的考量,还是为了跟随行业主流设计的大潮,但总之这一改变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
另外一个值得提及的改变就是背部过度的两条弧线进一步收窄,尤其是握持的时候会感觉到明显的棱角感,背部中间的部分会更加平坦,在手感上带来细微的改变,这也是我认为7T在外观方面回归“刚毅”的第三个因素。不过以我个人的握持感受来讲,整体还是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
机身顶部靠近左侧天线开槽的位置预留有Mic开孔;底部边框保留了扬声器和Type C数据接口,将左侧原本的Mic开孔改为了SIM卡槽,而Mic则被移动到了底部天线开槽上,不仔细观察还是很难发现的。
机身左侧靠上的位置是音量按键,右侧依次为三段式拨动按键和电源键。实际体验下来在单手握持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够到音量键和电源键,并且将按键分别设计在两侧也很好的照顾到了左手和右手习惯的用户,触发截屏操作会更加友好。经典的三段式按键与其他按键稍有不同,表面做了特殊的纹路处理,在拨动操作时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刚柔并济是我对一加产品外观的一个总结,从前几代产品的刚毅到后几代的圆润,一加在握持手感上始终保持着探索精神。时至今日,一加终于在7T这代产品上平衡了这两种极端的设计风格,在对外观设计精雕细琢的同时继承了自身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握持手感。回归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从7T身上必然可以看到一加为下一代产品所作出的铺垫,也正如最近网上爆料的一加8 Lite,在外观设计上也多了一丝刚毅的元素。
屏幕丨一如既往的舒适观感
屏幕是消费者与电子设备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介质,尤其是在体积娇小的手机上,屏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手机屏幕技术上进行突破和提升,成了手机厂商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屏幕也是一加在追求极致体验方面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在之前的几代产品上就与三星联合推出了业内顶级的Super AMOLED屏幕,并且在色彩显示和刷新率方面有着显著突破。
这一代的一加7T搭载的是一块6.55英寸的Super AMOLED屏幕,分辨率为2400*1080像素,也就是传统的1080p级别,像素密度为402ppi。在屏幕比例方面也算是正式告别了之前一直使用的19.5:9,转而采用了更加修长的20:9,也让整块屏幕的可显示面积进一步增大。在一加7T的产品发布会上,张老板也提出了“巴赫演算率”的概念,重点强调了一加手机采用90Hz刷新率屏幕带来的观感提升。
在色彩表现方面,一加7T的这块屏幕支持sRGB和Display P3色域,并且也根据用户的喜好,在屏幕的颜色模式选项中提供了鲜艳、自然和专业三种选项,在专业模式下还可以手动调整色域和屏幕的色温表现,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见即所得。
上面一张图是一加7T、一加6、小米9和采用LCD屏幕的vivo Z5x显示同一张样片拍摄的照片,不难发现AMOLED屏幕还是有着比较鲜明的特性,显示颜色会更加艳丽饱满,而相比之下LCD屏幕则会比较暗淡。尽管说在各大论坛上还有一部分用户在高喊“LCD永不为奴”,但AMOLED技术凭借着自身可弯曲的特性为屏幕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在屏幕亮度方面,我也使用专业的亮度计测试了三台手机显示同一张纯白色图片,并手动调节至最大亮度后的亮度表现,通过上面的实拍样张以及测试数据不难发现,一加T7的屏幕亮度是四台手机中最高的。当然现在的大多数屏幕还有激发亮度的设定,在户外光线特别强烈的情况下还会将屏幕的亮度做进一步的提高,根据官方给出的参数,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000nit,完全能够满足极端场景下的使用。
在体验的这段时间我也尝试将一加7T带到户外,即便是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7T的屏幕亮度表现也比较出色,可以清楚的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而在光线照度没那么强的情况下屏幕亮度也会自动降低,以达到显示效果和功耗方面的平衡。
90Hz的刷新率在之前的Pro系列产品上就有见到过,而这次一加则直接将这项技术覆盖了所有的产品,包括这台7T数字系列,由此也不难推断高刷新率会是一加在未来几年的重头戏。所谓刷新率就是指动画每秒钟刷新的次数,刷新率越高画面显示就越流畅,通过上面的刷此年率测试图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在电竞显示器这样的专业设备中已经出现了240Hz刷新率的怪兽级装备。
当然一加7T的这块90Hz刷新率的屏幕不仅仅在游戏场景下有不错的体验,在系统全局也得到了很好的适配。最显而易见的感知就是在快速滑动应用列表和系统菜单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交互动画的连贯性,有一种帧与帧之间的动画被补齐的感觉,这种顺滑和畅快感是Android手机中并不多见的。通过上面的慢动作拍摄的GIF动画可以感受到60Hz与90Hz刷新率的区别。
考虑到高刷新率对于手机续航带来的挑战,一加也在系统的设置菜单中开放了刷新率切换的选项,可以手动在60Hz和90Hz之间选择。不过个人认为流畅的操作体验不应该被系统开关扼杀掉,一段时间体验下来尤其是90Hz的刷新率,用了真的就回不去了。
除了在日常体验方面的优化外,一加7T的这块屏幕还支持HDR10+显示技术。HDR即高动态范围图像,相比于普通的图片或者视频,HDR可以呈现出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搭配超线性立体声双扬声器,在使用手机看电影的时候带来不错的视觉观感。目前腾讯视频已经提供了部分HDR视频的影视资源,上图为开启和关闭HDR显示效果的对比。
整体来讲,一加7T的这块屏幕保持着出色的技术水准,在显示细腻度、色彩表现、屏幕亮度、HDR技术等方面都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准。凭借着一加多年来对于手机屏幕调校方面的技术积淀以及UI方面的适配,使得这块屏幕扎实的素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游戏和影音娱乐场景下有着更好的视觉沉浸感。而90Hz的刷新率也将成为未来的一加旗舰产品的标配,进一步从视觉观感的维度诠释一加“极客体验”和“不将就”的产品理念。
性能丨骁龙家族的满血旗舰
在上半年体验一加7 Pro的时候我认为高通骁龙855应该会保持一整年的旗舰地位,而不巧的是在后半年却突然杀出来一个升级版本,骁龙855 Plus,高通很罕见的在一年内更新出一个升级版。透过这一现象也不难看出,手机SOC领域的竞争也并非像人们所说的“性能过剩”,各种Ai算法和5G网络的普及必然会对手机芯片的性能形成压力。
这颗全新的骁龙855 Plus是一颗八核心处理器,采用7nm工艺制程,单核主频最高可以达到2.96Ghz,主频也提升到了672Mhz,相比于上一代的骁龙855有小幅度的提升。在GPU方面依旧采用Adreno 640图形处理芯片,并搭载有针对Ai体验优化的Qualcomm AI Engine引擎。
跑分是衡量一款手机性能最直接的方法,尤其是面对旗舰级的性能怪兽。一加7T在安兔兔跑分中的测试成绩为497591分,与vivo NEX3 5G等处于相当水准,处于安兔兔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GeekBench 4的单核测试成绩为3988,多核测试成绩为10545,整体表现与诸多搭载骁龙855 Plus芯片的旗舰手机不相上下。
存储芯片方面,一加7T提供了8GB LPDDR4X四通道大内存,闪存方面有128GB/256GB两种规格可选,并且均为UFS 3.0双通道闪存。可能是考虑到7T并非Pro这样的旗舰产品,没有提供12GB大内存的版本,但根据个人日常的使用体验来讲,8GB运存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应用和游戏使用,性价比也比较高。
在日常应用使用中,一加7T搭载了RAM Boost启动加速技术,开启这项功能后系统会学习记忆用户对手机应用的使用习惯,将后台常驻应用进行资源压缩,有效利用内存容量优势提升日常应用的加载和后台启动速度。实际体验下来,8GB的内存容量在后台常驻30个应用后切换依旧流畅自如。在今年发布的旗舰手机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类似RAM Boost这样的内存管理技术,由此也不难看出,手机性能未来的挑战会逐渐走向软件优化层面,一加可以说是走在了前面。
此外,UFS 3.0芯片也极大的提高了手机芯片的读写速度,感知最为显著的就是大型游戏和应用的安装和加载速度。上图为在搭载UFS 2.1芯片的一加6与搭载UFS 3.0芯片的一加7T上安装《王者荣耀》的耗时对比,前者需要11秒左右,而后者只需9秒左右。
使用AndroBench对一加7T的芯片读写速度进行测试,通过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右侧一加7T的连续读取速度为1465.45MB/s,连续写入速度为399.49MB/s,远远超过左边搭载UFS 2.1芯片的一加6。通过以上测试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到,UFS 3.0芯片带来的速度提升几乎相当于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差距。
游戏体验是最直接的榨干手机SOC性能的方式,也是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最耗资源的使用场景,这次我选择了腾讯旗下的两款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和支持90Hz刷新率的《和平精英》来进行测试。比较遗憾的是一加7T无法正常使用快否App进行帧率拨动数值记录,开启记录数据时总是报错,个人分析是由于快否App还不太兼容安卓Q的缘故,因此在这个环节就只能以个人的直观体验感受进行评判。
在游戏《王者荣耀》中,系统默认将画质匹配为高画质,并自动开启角色描边与高帧率模式。在整场游戏中的画质和流畅度表现都比较出色,正常情况下会在58~61帧之间浮动,团战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卡顿的现象,可以说基本上保持着满帧运行。
在游戏《和平精英》吃鸡战场上,系统默认根据配置情况将画质匹配至高清画质和高帧率模式,为了进一步开发骁龙855 Plus的内在潜能,尝试手动调节至最高HDR高清画质和极限帧率,并且打开抗锯齿。在之前的手机上体验《和平精英》最高也就是超高帧率,那么这个极限帧率应该就是为一加专门开放的90Hz刷新率。
实际体验下来整场游戏中人物移动、射击都比较流畅,画质渲染也比较理想。在超高帧率和极限帧率两个选项之间切换,猛然间是不太能感受到变化的,长时间在极限帧率模式玩以后再切换回超高帧率才能感受到有些许顿挫。不过手动将画质和帧率调高以后,会感觉到手机的发热也在明显增加,热量会通过金属边框和玻璃后盖向外散发。
谈及性能,一加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过,不过在强劲性能的背后也势必会带来更高的发热。一加7T采用的是传统的石墨烯导热设计,利用机身内部的石墨烯和金属边框将热量传导出去。石墨烯散热相比于游戏手机常用的液冷和风冷散热确实比较常见一些,不过具体的散热效果还是要看最终的温度表现。在体验上述游戏的过程中,每一局游戏过后使用温枪测试手机温度,一加7T机身发热区域集中在机身背部一加LOGO和摄像头下方的位置,实测最高温度为33.8度,整体的散热表现比较出色。
作为一个对数码产品有着狂热追求的九零后,我也会经常拍摄一些简短的VLOG来分享数码产品的开箱体验,有时候碍于时间的限制也会使用手机来剪辑创作视频。在视频创作的过程中,导出渲染的过程是最耗费手机资源的一个环节,因此也成为了考验手机性能的测试项目。在测试中我将两段分辨率为1080p,总计时长为两分钟的视频片配上同一段背景音乐进行渲染输出,一加7T耗时55秒左右,搭载骁龙845的一加6耗时1分7秒左右,由此可见骁龙855 Plus在性能方面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背靠着高通这颗大树,很多的安卓手机厂商都可以做到出色的性能表现,但同样无可避免的是,厂商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硬件性能得到统一解决以后,想要在体验方面拉开差距、形成自己的特色,那就只能将目光转向软件层面。近一年来的发展势态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各个厂商的系统优化不再局限于UI设计和基本的功能不足,而是转向了系统稳定性和内存管理方面,向来以“快稳省”著称的一加自然也率先搭上这趟列车。
-
百元耳机竟能如此好听,瓷音未来Mars 2i让我彻底沦陷07-18 疯狂码撕客
-
客厅落地灯什么牌子的好?高口碑落地灯款式盘点,均匀照亮更舒适07-18 加个桃子928
-
什么可视挖耳勺质量最好品牌排行榜怎么选?可视挖耳勺十强排行榜07-18 派大星数码
-
学生护眼台灯什么牌子好推荐?十款优选护眼灯推荐,宝爸宝妈速看07-18 护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