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饕餮
2025 年,蓝牙小耳机卷出了新高度:入耳式、挂耳式、耳夹式三分天下。那身为数码区生活家,我这几年也测试了很多款产品,如果说日常使用哪款合适的话,我认为还是耳夹款更合我意。
首先耳夹式的耳机都相对小巧,携带方便,在佩戴舒适度上也很不错;同时开放式结构不堵耳道,轻松自在。当然在价格方面,各家的差别十分巨大,对于日常通勤使用的普通消费者而言,相比动辄400-500的“大厂轻旗舰”,我认为如今100-200左右耳机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例如我这次拿到的这款虹觅Air 2就直接压到169元,喊出了“越级体验”的口号。
所以这款耳机到底是价格屠夫还是营销噱头?我把它当主力机用了7天,覆盖通勤、办公、运动、游戏等场景,希望可以给有购买欲望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话不多说,直接开始正文吧。
一、把“轻量化”写进基因
这款虹觅Air 2的包装依然延续了极简风格,白底+烫金字体,没有花哨的渲染。
充电仓加上耳机一共40g,超级轻盈;我手里的这款为白色款,握在手里像一块抛光过的鹅卵石。
仓盖的磁吸阻尼适中,单手就能“啪嗒”开仓。
耳机本体采用双色注塑外层亮面PC抗刮,内侧母婴级液态硅胶,耳挂部分2.5mm前后错位,官方称“零感夹”。
二、奔跑、甩头、俯卧撑,稳到什么程度?
佩戴之后,由于单耳4.5g的重量,让其几乎没有任何坠耳感。
另外连接组件采用了软性材质,弹力足,即便是耳廓最薄的女生也能完全贴合。当然牢固程度也相当出色,小于12的弧面耳托,即便是大幅度的运动耳机也能做到零位移。
试着做了2组仰卧起坐,耳挂依旧“咬”在耳轮脚。在3小时连续码字后,耳朵也没有硌痛感;相较之下,某些竞品在60分钟后就开始“提醒”我它的存在。
另外耳机还有IPX5防水,运动后也不必担心汗水的浸入,用纸巾轻擦即可。
三、石墨烯动圈+H-Zone,越级了吗?
这款虹觅Air 2采用了石墨烯科技振膜,刚性提升25%,默认调音走“三频均衡+轻微低频增益”路线。低频下潜50Hz,鼓皮回弹干净,不掩盖人声;中频1kHz处男声厚度略增,女声齿音压到6kHz以后,听感顺滑;高频10kHz有一波+3dB峰值,镲片亮度足够,但没有廉价金属味。
H-Zone全景算法通过DSP把双声道拆成4虚拟声道,再混回2通道。打开后,声场横向拓宽30%,纵向略抬,听君能轻松分辨单依纯的气音细节以及人声的通透度。
漏音方面相当于轻声耳语,音量80%,旁座基本听不到歌词细节。
四、蓝牙5.4+HBC智慧双联
耳机采用了高通 QCC3034 芯片,支持 aptX Adaptive,在办公室多Wi-Fi热点干扰的情况下,连续播放2小时未出现卡顿。
耳机出厂支持HBC智慧双联,“主副耳”一键互换,长按4s进入配对状态,可同时连平板与手机。
游戏方面,在室内环境开启游戏模式,声与画面同步;关闭游戏模式,有可感知的延迟。日常刷剧,爱奇艺1080p弹幕版,口型同步无压力。
耳机50mAh,仓400mAh,官方标称8h+24h。实测60%音量,AAC 编码,连续播放7h后耳机低电报警;放回仓10分钟回血40%,可再撑3小时。
总结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这款虹觅Air 2用169元的价格,把“轻、稳、响”做到了500元档80% 的体验,甚至在漏音、续航、双联等细节上反杀更贵对手。它不完美,却足够锋利,像一把小钢刀划开了2025年耳夹式市场的“价格遮羞布”。
如果你只想花一顿烧烤的钱,给耳朵找一副能全天候陪伴的开放式“小钢炮”,闭眼下单吧剩下的 330元,还能再请自己吃六顿。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机械键盘评测 | 被这款国粹主题戳到了,麻将键帽+茶轴,颜值手感双在线09-21 善格佳物
-
市面热销7号电池深度测评,一文看清,谁才是真正的耐用王?09-21 纵笔浮生
-
多款AI大模型加持,格之格智能键盘让办公效率再上新高度09-21 留发和尚
-
为Mac mini M4量身打造,惊艳与效率同步-奥睿科存储扩展支架09-21 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