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用报告  > 双C口强悍快充,奥海Aohi 100W充电头评测,苹果笔记本必备神物

双C口强悍快充,奥海Aohi 100W充电头评测,苹果笔记本必备神物

发稿日期:2021-11-26 亿智蘑菇官方微信

写在前面

原创充电器又大又重,难以承受啊。就算是新发布的14英寸的MacBook,痛点依然很痛。据说这次Aohi发布的100W正是为此而来。

对于Aohi这个品牌无需多言,小编已经提到了很多次,也是奥海的忠实粉丝了。能够被人记住,不仅是它的设计很出众,更有一种将电子配件产品做到时尚圈的感觉。实力与颜值并存,小编快集齐一套Aohi全家桶了。


奥海的Magcube系列,之前小编已经讲了不少。从30W、65W、再到磁吸充电宝系列,在2021年全年都吸引了不少粉丝。临近年末的双十一,Aohi也没有闲着,酝酿发布了新的产品Magcube100W氮化镓快充。这款双Type-C的产品小编也第一时间入手了。平板、笔记本、手机,为了兼容更实用的场景,这次的Magcube 100W氮化镓快充,堪称小钢炮的存在。


外观

首先来看外观,仍然是家族式的黄黑设计语言,极具辨识度的CNC立体微雕钻石纹理,当然还有USB-C的黄色接口内切片,这点与Aohi的65W产品有这异曲同工之妙。


充电时,看着标志性的呼吸指示灯设计,心里很有底气。可以直观的看到,绿色代表微电流、蓝色代表普通充电、黄色则代表快充。当前设备处于哪种供电状态,可以一目了然。


之前的Aohi 65W是乒乓球大小,磁吸充电宝是名片大小,这次100W怎么形容呢,基本上有点类似于小饼干,外观尺寸可以吊打市场上的其他同级别的产品。小编把家里的奥利奥拿来做了对比,来看一下是不是有点小奥利奥的感觉。


体积小,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携带,电量没电,还能展现自己的大功率优势。另一个优势便是,可折叠,放在包里不会刮伤其他电子产品,很人性化。


性能爆表

这款产品也是Aohi的首款双C口产品,内置的AI芯片可以支持动态分配功率,这点还是可以提升不少充电效率。实测为自己的笔记本充电,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充电60%左右,不要太爽了。



功率的部分,单C口使用时支持最大功率为100W,双C口同时使用时,一个是30W,另一个是65W,刚好支持目前的iPhone13 Pro Max和一台MacBook Pro。实际测试称重为,213g还是稍微有一点重,不过胜在充电效率高。


Aohi的黑科技在于,不仅仅的做好大功率的快充头,而且拥有精细化安全温控技术,给予设备输入和输出、过压和短路、高低温充电和高低温放电等保护,小白充电也无需担心。


亮点

首先是这次动用了苹果的PI芯片,以及高散热性的氮化镓材质,让产品显得体积更小,功率虽然大,但是我不发烫啊,这点远超市场其他竞品。


其次,比对了一下,大小基本与奥利奥饼干,背包内可以轻松放入,携带更为方便。100W的产品能做到如此极致小巧,用极致小巧说话。作为一个苹果笔记本用户,看着自带的大头,真的纳闷,苹果为啥就做不出来呢?


第三,官方资料查到,这次的双C口产品使用的是高科技的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现在都是被称为黑金材料之王的美称。这种材料的好处在于不仅导热性强,而且散热也更为高效率,还更安全。


第四,少有产品能把呼吸灯做到电源快充头上的,即使苹果这个行业翘楚似乎也没这么做。黄灯、蓝灯、绿灯,对应三个场景,快充、正常充、防过充,这就是看得见的安全和极佳的用户体验。aohi看来真是要把充电这件事干到极致。

第五,功率分配合理,为了给大家一个参考,特意整理了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根据接入设备来自动识别,进行电量高效的分配。如图


总结评价

经过了国内3C、美国FCC、以及国外的日本、欧盟等认证,远销跨境海外,兼容市场上多种协议,适配市场上目前几乎所有充电电子产品。

这次Aohi100w的产品就写到这里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新品来给大家介绍和测评,我们下期再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二维码

关键词: 苹果笔记本 
全部评论(0
热门试用更多

102人申请Thunderobot 雷神 V10超级电能棒

2537人申请得胜(TAKSTAR)得胜LA380W 开放式无线耳机

3026人申请丁一号G6系列双形态无线直播监听耳返

3567人申请赛塔林Sevia黑胶唱片机

3147人申请牛顿定律20W快充口袋插排

热门导购更多

¥719【体验】dido Sport Watch G28 心电血压智能手表

¥2699【OLED便携式显示器】雕塑家15.6英寸4K OLED便携式显示器

¥499【Dacom】Dacom BoneBuds X1真无线骨传导运动蓝牙耳机

¥1399【舒乐氏家用折叠除皱干衣机】舒乐氏家用折叠除皱干衣机

¥2780【马克西姆巴斯克多功能锅】马克西姆巴斯克多功能锅

关注我们